当前位置 >> 首页 >> 学习园地 >>  科普知识

科普知识

单光子层面实现光束精准控制

稿件来源:科技日报 张梦然 责任编辑:ICAC 发布时间:2025-11-27

普渡大学团队实现了一项期待已久的突破,成功演示了在单光子强度下运行的光子晶体管。图片来源:美国普渡大学

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团队实现了单光子层面精准控制光束,并以此研发出一种能在单光子强度下工作的“光子晶体管”,这是实现光基技术全部潜力的关键一步,可为光子芯片研发与量子计算研究铺平道路。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《自然-纳米技术》期刊上。

从光纤通信到量子传感器,光子技术支撑着数字世界的运行。而随着对更快、更高效计算和通信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,能够在单光子层面精准控光,无疑是迈向光子时代的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
长久以来,科学家一直难以实现用单个光子去控制另一束光,因为这就像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盏探照灯,听起来几乎不可能。

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,它能让一个微弱到只有一个光子的控制光束,去调制或开关一束强大的探测光。在此之前,传统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效应非常微弱,通常需要极高功率的激光才能让两束光相互作用。鉴于此,研究团队巧妙地利用了商业单光子探测器中常见的“雪崩倍增”原理,当一个光子撞击硅片时,会像引发雪崩一样产生多达100万个电子,从而将微弱的量子信号放大成宏观上可测量的电流。利用这一过程,团队实现了光束间的巨大非线性效应,让单个光子拥有了控制宏观光束的能力。

该成果优势显著。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光子晶体管,能在室温下稳定工作,不像其他依赖量子系统的方案那样需要极低温环境。它能与现有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兼容,这意味着其可以无缝集成到当前的芯片制造流程中,为未来光子芯片打下基础。此外,它的运行速度极快,可达吉赫兹级别,甚至有望提升到数百吉赫兹,远超现有方法。

团队表示,初期使用的仍是商用单光子雪崩二极管,未来他们计划设计专门优化的器件,以进一步提升性能。

这项技术不仅有望推动量子计算的发展,更可能在经典计算领域引发变革,例如用于构建超高速、低功耗的光子计算机,或在数据中心和光通信系统中取代更慢、更耗电的电子设备。

附件:
相关新闻:
电子—光子—量子一体化芯片系统诞生
新型光子芯片能将单色光转为三色光
光子计算芯片可集成到传统硬件工作